29 August 2010

big or small


这两天接连读到几篇文章在谈“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的问题。 我比较喜欢的是阮一峰的翻译的Paul Graham的“别为大公司拼命”,这篇文章本来已经是作者的节选,所以已经浓缩了精华。

我现在算是既在大公司呆过,也在小公司呆过了,算是有些亲身的体验了。 有趣的是我既在大公司内的“小”团队干过,也在“大”公司的“大”团队“混”过; 既在小公司的小团队拼过,也在小公司的“大”团队干过。 从我个人体验来看,每种都是不同的体验都有不同的感触和收获。
总体来说,我觉得在成功的大公司的经历是非常宝贵的。进微软工作后,我常常有种感慨,如果我可以重新选择,我一定会选择早些进这样的大公司而不是走上创业路。大公司就如同一所大学,而成功的大公司更有如常春藤学校。 你永远可以找出特例,某天才大学都没念(当然还得区分是人家不高兴念了还是念不上的问题)就如何如何,然而如果按统计概率,从藤校出来的成功概率远远大于在野混的。 及早步入大公司,提升自己的知识、职业层次、眼界、人脉,对事业的发展收益是不可估量的。
在大公司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优势,就是让人深刻了解“大公司病”的危害和成因,从而强化去创业、去小公司的决心和信心,更能作为预防针来防范自己犯类似的错误。 在大公司体验种种弊端后,更容易理解为什么和大公司对抗并非missing impossible, 更容易分辨哪些是有益的“大”公司行为,哪些是虚荣的“大公司”作风。 在我过去的创业阶段,从来没有在一家大公司呆过的我往往对此缺乏判断,走了不少弯路,殊不知这些弯路其实并无必要自己去走,即使短暂的大公司(1~2年?)经历可能就有相当的教育意义。
小公司的好处“别为大公司拼命”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已经不必多言了。 简单来说在小公司自己更容易把握自己的命运,visibility更高 -- 有意义的是,在大公司内career成功中visibility同样无比重要。
前些时候听一位资深的同事谈了他认为事业成功的建议,他创办过相当成功的公司,加入过小公司,也在大公司居过要职,我觉得其总结非常好,在此分享出来。简单而言,只要三个字 – VIP:
  • Visibility: 你的可见性,也就是多少人知道你在干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 Image: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要让人认为你是领域内的专家,或者至少非常上进
  • Performance:无论公司大小,你的业绩和成果是硬数据。
做好VIP, 多些丰富的经历,无论公司的大小,事业不成功其实是件困难的事情(当然好取决于自己对成功有一个贴切的定义)。


别为大公司拼命(译文)
1.大公司最大的困扰,就是无法准确测量每个员工的贡献。它会把所有人的贡献平均化。
在大公司中,你只要一般性地努力工作,就能得到意料之中的薪水。你不能明显的无能或懒惰,但是谁也没觉得你会把全部精力投入工作。
你不能对老板说,我打算十倍努力地工作,请你把我的薪水也增加十倍吧!因为公司已经假定你在全力工作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实际上,公司无法测量你的贡献。
2.
假设有一家公司制造某种消费品,工程师为它做出各种功能,设计师为它设计一个漂亮的外壳,营销人员让顾客相信这是值得拥有的商品。请问如何评价每个人对这个商品销售额的贡献?
还有,上一代产品的工作人员,为这个公司树立了质量可靠的形象,请问最新产品的销售额有多少应该归功于他们?
根本没有办法把所有人的贡献一一分解清楚。
你想更努力地工作,但是你的工作与其他许多人的工作混杂在一起,这就产生了问题。在大公司中,个人的表现无法单独测量,公司里其他人会拖累你。
3.
销售员是一个例外。他们产生的收入,很容易测量,他们的薪水往往是销售额的一个百分比。如果一个销售员想更努力地工作,他马上就可以这样做,并且自动按比例得到更多的报酬。
此外,还有一个职位是可以测量的,那就是高级的管理职位,他们对整家公司的表现负责。高级经理就像销售员一样,不得不用数字证明自己。一个表现糟糕的CEO,是不能推托说自己已经尽了全力。如果公司的表现不好,就是他的表现不好。
不幸的是,公司不可能对每个人都像销售员那样付薪。销售员是单独工作的,大多数雇员则是集体工作。
4.
但是,就算无法测量每个员工的贡献,却有办法得到近似值,那就是测量小团队的贡献。
整家公司产生的收入是可以测量的,如果公司只有一个员工,那么就可以准确知道他的贡献了。所以,公司越小,你就越能准确估计每个人的贡献。
一家创业公司,可能只有10个员工,那么影响收入的人员因子,最多也只有10。这意味着,你最好找出色的人合作,因为他们的工作和你的一起平均计算。
5.
大公司就像巨型的古罗马战舰,一千个划船手共同划桨,推动它前进。但是,两个因素使得它快不起来。一个因素是,每个划船手看不到自己更努力划桨有何不同,另一个因素是,一千人的团队使得任何个人的努力都被大大地平均化了。
如果你从一千人中,随便挑出10个人,把他们放在一条小船上,他们很可能会划得更快。身强力壮的划船手,看到他个人对船的前进速度有显著影响,就会受到激励。如果有人偷懒,其他人也很容易发现,并会对他提出抱怨。
如果你从大船上挑选出10个最优秀的划船手,把他们组成一个团队,这时,十人小船的优势才会真正显示出来。小团队带来的各种额外激励,会在他们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里最重要的是,你挑选出了最优秀的划船手,每个人都是一千人中排在最前面1%的顶尖高手。对他们来说,将自己的工作与其他高手的工作平均化,要比与平庸之辈的工作平均化,简直是太让人满意了。
6.
这就是创业公司的真正意义。
理想情况下,你与其他愿意拼命工作的人,一起组成一个团队,共同谋取更高的回报(相比为大公司工作的情况)。创业公司不仅仅是十个人的团队,而是十个同类人的团队。
Steve Jobs曾经说过,创业的成败取决于最早加入公司的那十个人。我基本同意这个观点,虽然我觉得,真正决定成败的,其实只是前五人。
小团队的优势,不在于它本身的小,而在于你可以选择成员。我们不需要小村庄的那种"小",而需要全明星第一阵容的那种"小"。
7.
团队越大,每个人的贡献就越接近于整体的平均值。
所以,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一个非常能干的人待在大公司里,可能对他本人是一件很糟的事情,因为他的表现被其他不能干的人拖累了。当然,许多因素都会产生影响,比如这个人可能不太在乎回报,或者他更喜欢大公司的稳定。
但是,一个非常能干而且在乎回报的人,通常在同类人组成的小团队中,会有更出色的表现,自己也会感到更满意。
(完)

去大公司还是去小公司工作?
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工作?这个问题问大多数 IT 人都会选择前者。如果换一个问法,去大公司还是去初创公司(Startup)工作?或许有极小一部分人能改变一下决定。
对于 IT 人来说,选择到大公司工作的理由可能有:觉得"钱多人傻,干嘛不去?";有人认为 "机会多,有发展"; 也有人被小公司的眉毛胡子一把抓吓怕了,认为大公司"正规一些"。或是觉得"有挑战,起码几千万用户,数千台机器,数亿 PageView,想想就激动";也有人说,"有很多牛人在那,能学到东西"...
的确,大公司有很多好处,比如相对完善的工作流程;成熟的开发体系、培训体系;专人专事,不会让你身兼多职;旱涝保收,起码不会遇到开不出工资来,甚至福利也不错。有人说,够了,我们工作不就是为了这些么?不一定。相对完善的工作流程,意味着你的工作可能会是模式化的,革新就会少很多;成熟的开发体系、培训体系,未必能释放你的全部生产力,新技术也未必能尽快发挥威力;专业人做专业事,看起来是好事,但同时也意味着你的职业风险,专业分的越细,意味着你更依赖于整个体系,自己做不了什么事情,脱离这个环境可能一无是处;至于工资和待遇,大家应该明白,在当前的形势下,你依赖工资可能永远买不起房子,或者是一辈子的工资只能交给银行...
大公司的确有光环,要清楚那光环并不属于你的。大公司有牛人,可能牛人内心也很苦闷。大公司还有个很明显的优点就是能调动的资源的确大,是小公司没法比的。但一定要明确一点,那些资源如果不能被你所充分使用,其实和没有是一样的。在大企业做事情,似乎都是大项目,大战略,所以,芝麻绿豆大的事情也会提升到某个高度,召集一群人反复开会、讨论、分析、论证,对技术人的天性是一种无情的摧残。
回过头来,我们说小公司。如果小公司的老板是依赖于某些潜规则赚钱,那么你尽快想办法离开,在这样的小公司工作越久,对你伤害越大,除非你将来也要做个这样的小老板。如果你所在的公司虽小,但是有活力,有潜力,目光远大但不冒进。虽然短期内赚不到太多钱,但能让你受到很大的锻炼。绝对不要忘了在小公司发展,实际上你的潜在收益更大。记得王健硕说过类似如下的观点:小公司总有一天会淘汰现在的大公司,自己也会变成大公司,否则的话,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那些恐龙级的企业了。新陈代谢是这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如果你觉得对小公司尤其是初创公司有过失望的话,哪或许是你根本没去尝试做一些改变,你能确保你到了大公司一切都让自己变好?
隔岸观景是人的普遍心态,尤其是技术人员,始终觉得有些没有尝试过的环境会更好一些,比如在小公司做久了,一厢情愿的觉得大公司会很美好,但不知道加入到那些大公司后,你还会坚持自己当初的想法?你的短板在大公司得到了锻炼没有?你的技能提升了没有?你的视野得到了拓宽?人要想让自己变化,不能依赖于周围环境,驱动力来自自身,只能靠你自己。
最近在 丁香园 招聘技术人员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人居然会选择去外包型公司(最离奇的一个理由是可以去练习外语)。在我看来,这似乎是最糟糕的职业途径了。在外包公司工作,公司把你发放到客户企业去(常常是那些大公司,因为自己的员工都去开会了,没有人写代码作一些边缘项目),工作起来的确压力不大,按照一些套路完成那些企业非核心业务就行了,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很难会产生归属感,你到底是属于哪家公司的人?你做的事情得到的回报,除了薪水还有其它的么?我的建议是,外包公司对你的职业生涯只会有害无益。
去小公司还是大公司? 亦或是去外包公司?我说的这些或许并不能改变有些人的固有想法,没关系,多想一下也是好的。
PS. 这篇文章是重读范凯的去跨国公司还是去创业公司?有感而发。
--EOF--

去跨国公司还是去创业公司?

文章分类:IT生活
去跨国公司工作可能是大部分人的梦想,特别是《杜拉拉升职记》的流行,更加说明了这个现象。不过作为一个曾经尝过螃蟹的人来说,跨国公司也并非十全十美,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跨国公司,特别是有志于钻研技术的程序员,跨国公司未必是合适的选择。 

以下摘自JavaEye网站的讨论贴: 

XXX 写道
小公司真他妈的操蛋 
1 感觉干活就是在抢任务,无规划无文化 
2 由于小公司这个平台,竞争力不行,所以利润就来源于你对员工的剥削程度 
3 无任何安全感 
4 积累不了任何经验和资历 
还不如在大公司划水,所以在大公司划水的兄弟们,一路划好,千万不要轻易上创业公司的贼船!


以下是我的回答: 

你可以去外企试试看,不过等你去了外企以后,也许你会发现,你还是怀念在小公司工作的日子,特别是对于喜欢钻研技术的人来说,去外企很可能不合适。毕竟外企的生存文化完全不一样,外企混得好,你必须懂潜规则,必须适应外企政治。小公司也不见得一昧得差,也要看运气,找到一个好老板对技术人员未尝不是很幸运的事情。 

话说回来,利润微薄的小公司也不见得是老板无能老板非要剥削员工,你不明白在中国的经济环境下,创业公司面临的环境是九死一生的。小公司如果利润微薄的话,就等于是给员工打工,给国家创造就业机会而已。 你说的一些小公司的问题固然有,不过大公司也有大公司的问题,这个是中国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的,和公司规模关系不大。 

我自己的职业轨迹就是“小公司 -> 外企 -> 上市网络公司 -> 独立咨询 -> 创业”这条路发展过来的,到现在我最怀念的还是一开始那家小公司,十几个人,虽然管理混乱,老板能力不足,我什么事情都要负责,公司业务不好,但是我们同事之间的感情很好,就像一家人一样没有隔阂。 

我当初也像你现在一样,这抱怨那抱怨,非要跳槽去外企不可,但后来真去了外企以后发现自己真不适合外企的文化,那里就是搞人和搞政治的地方,不适合在技术上有真才实学的人待。 

我在外企干的时候性格并不张扬,但是感觉被束缚的很厉害,浑身有力无处使,把你按在一个框框里面,每天把屁大点的事情当圣旨来干,还得装出一副我干了多么伟大事业,做出多么伟大贡献,team多么支持我,同事多么融洽的嘴脸,然后天天写report和email装点自己的业绩。 外企说白了就是这么回事,你要真会来事,擅长写report,那你肯定如鱼得水,Boss赏识你,升迁机会多多。但是干久了你就只剩下干这些事情的能力了,你的技术完全废掉了。为什么外企的人待久了就不愿意出来了?因为他们已经废了,出来干不了技术这活了,只能吃外企这口饭了。我自己当初也是不想这辈子就这么废掉,而且我也不喜欢搞那些事情,所以就出来了。 

外企出来的人都有个特点:屁大点事情当成圣旨一样的事情去干,干完以后写一堆report邀功。从积极的一面去看,这叫做职业素养好,有高度的敬业精神;从消极的一面看,这些人做不了实打实的技术骨干,在外企,难的技术活要么老外做了,要么外包出去做了。 

小公司出来的人正好相反:往往有技术能力,可以担当大任,但是职业素养差,做事情细节做不好,脾气大,挑剔,难伺候。 

这两种人要我来看,都不能用,嘿嘿,一个是没真正的能力,一个是没正确的做事情的态度。真正两者都具备的人,那才是真正的“人才”,这种人才那是可遇而不可求。 

小公司里面只要你自己积极主动有责任心,公司能提供的所有机会都是你的,自己再勤奋好学一些,技术能力很快就锻炼出来了。我在第一家小公司的时候,从开始什么都不会到后来所有技术全部大拿,就是靠自己的勤奋,公司所有技术方面的事情,无论是网络,系统管理,数据库还是设计、架构和开发,样样都是靠我。我的能力就是在这段时间锻炼出来的。 

后来去了外企对外企很失望又离开外企,心想只能去重视技术的IT类上市公司了,但去了以后被排挤的很厉害,我那个时候的技术能力已经出类拔萃了,我的Boss和Boss的Boss技术都被我甩开很远,有我在他们很不舒服,下面的员工都还很仰慕我,所以我只能走。 

这样一来,我的就业选择就很少了,只能去当人家公司的CTO才行,但当时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因为做JavaEye的缘故在行业也比较有名气了,索性就自己做独立咨询顾问了,再后来成立公司创业,就死心塌地自己干了。 

我一直很怀念当初在小公司工作的岁月,小公司的第一任务就是赚钱保证公司能发工资不死掉,所以什么管理,什么福利确实很难跟上,这些问题都是要吃饱肚子才可能去解决的问题。当时并不理解这些问题,但现在回过头去看,都明白了。所以对小公司这些方面的问题没有必要太挑剔,关键是看公司员工的氛围好不好,看工作机会多不多,是不是能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且能有很多挑战性的问题等着你去解决。 其实一旦小公司跨越了收入艰难的阶段,特别是迅速成长期的小公司,对技术人员来说是梦寐以求的工作环境。不要忘记了,仅仅几年以前,百度,盛大,阿里和腾讯可还都是小公司。 

推荐看看前百度的曹政(他当时的老板是俞军)的几篇文章: 

loser们的共同特征 
心态决定成败2 
心态决定成败 

loser们的共同特征
2009-07-16 01:23
       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使我们可以观察形形色色的人们,那么看到最多的,大概就是loser了。这也符合社会人群构成的分布,失意者往往是大多数,成功者往往是极少数。
       怎样摆脱失意,成就自己,不妨先看看loser有哪些共性,再看看自己占了几条。
loser共性之一, 怨天尤人
       别人有个好老板,我们老板真抠门;别人有背景,我们是草根;等等,把自己的无能用“客观环境”来掩盖,乍一听条条是理,其实呢,别人成功都是偶然,自己的失败都是命不好。这样的人能成功才是没天理。今天无论是网络社区里,街边聊天里,听到最多的就是这种谈资,“我们老板不成,太黑,你看人家谁那单位”,每个行业,顶尖的人才都是极少数,而平庸的人总是过剩,你跨入那个门槛,你就会发现,其实你的老板非常大方,一点都不黑,关键是,你在门槛外,然后看着门槛内的人,觉得他们似乎是命运的宠儿。却从来无视这个门槛的存在,所以有人说某某网游公司核心工程师月薪2万3万,人家公司待遇多好,自己才拿两三千,却从来不肯面对自己的水平和人家的水平差多少。
loser共性之二,不肯面对现实
       我们在每个IT社区(无论是donews还是techweb)都能看到很多这样的人物,他们就是不肯承认在他们身边有些人做出了不起的事业,就是不肯承认那些看上去比他们年轻,比他们资历要浅的人能够有所成就,于是怎样,把眼睛捂住,把耳朵捂住,死活不肯承认,比如要是有人发帖说百度的新毕业没几年的研发工程师年薪20万(在百度真tmd不算什么)就会有人跳出来说这是枪稿,根本不可能,或者说百度很快就完蛋云云,总之,幻觉,都是幻觉,他混了那么多年互联网,还在五位数的年薪苦苦挣扎呢,怎么能容忍别人一下子跑到他前面,而且是远远的甩开他,至于之前只会叫嚣说“百度要完蛋,腾讯要完蛋,马云要完蛋”等等的,都是这类人物,不肯面对现实,不肯承认别人的成就,以阿Q的心态蒙蔽自己,在yy中维持自己可怜的自尊和自信,就是这样的。当然这里还有另一类,就是某个神奇的理想破灭后,不肯面对现实,找出种种光挂陆离的借口来麻醉自己,比如某著名IT评论家,google的狂热支持者,在目睹了google进入中国后的昏招迭出和神话破灭后,发出了“谷歌不是google”的 论调,如此自我蒙蔽,在caoz眼里,也不过是一个著名的loser而已。 你听说过“华晨宝马不是宝马,北京奔驰不是奔驰”的话没?
loser共性之三,迎难而退,拒绝挑战
       loser是不会承认自己迎难而退的,他们有足够的借口,比如说“我只拿这点钱,这个事情凭什么让我做”,或者说“那个谁谁谁工资更高,凭什么他不做”,以及“这事情不该我管”云云,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方面他认为自己和“那些人”的本事没有两样,另一方面他认为困难的事情是“那些人”份内的事情,他从来不想一下,自己要是老板,是凭实干给人工资呢?还是一面之辞,反正他认为自己的待遇低,级别低,所以又借口不去碰困难的事情,然后天天等着老板提薪长级。 迎难而退,永无机会。
loser共性之四,没有目标
      严格的说,loser并非真的没有目标,他们也有诸如“中彩票得500万”,“公司给我加加薪”,“换一个好领导”,“这个公司混不下去了,听说那个公司不错,看看能不能找关系办过去”,以及甚至更高层次一点“学习一下面试技巧,争取混入一个好公司”这样的目标,但是他们的目标,你仔细看,往往都是要“遇贵人”才能办得到,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虚竹子的,于是他们往往嗟叹世无伯乐,他们只好混迹于平凡。
      caoz在之前的公司,经常给一些新员工作培训的时候,caoz的上司也在座的情况下,caoz会告诉新员工,你为谁打工?这是最重要的,而唯一正确的答案是,为自己。 你不是为老板工作,不是为公司工作,也不是为你的上司工作,而是为你自己工作,那么这里正好有一个非常好的案例,就是百度离职副总裁俞军,俞军是为李彦宏工作吗?其实根本不是,李彦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俞军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完成自己的志愿而工作,而这样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也使他能够真正有所成就。并不是每个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很少有人能成为俞军。 caoz经常讲,打工要有创业心态,为什么这么说,是不是打工者最后都要去创业,不是,但是你要想的是,公司提供了一个环境,一个可以让你实现理想的环境,有人说了,你所在的公司不能提供这样的环境,那就找一个那样的环境!有人说了,找不到这样的公司,其实不是没有,而是你忽视了,因为你在找工作的时候,优先排列的是工资,福利待遇,级别,工作地点,公司品牌等等,而没有任何自己梦想在里面,看看俞军当年的求职简历吧,一个成功者是怎么找工作的。
caoz有个前同事,做事其实还是很认真的,也很有成就,打工赚下几百万的身家,但是工作一直不够愉快,歇下来后要继续找工作,想去一个海外上市的网络公司做个小总监,问caoz的意见,caoz就问她,你还缺钱吗?你找这份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待遇?级别?你应该先想清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兴趣是什么,连几百万身价的人,有时候还在这样的思维套路里出不来,何况更多挣扎在底层的人。
今天,caoz带一个很小的团队,仍然对每一个新人,灌输一个概念,你要想清楚自己的未来,要有目标的去工作。
loser共性之五,瞻前顾后
caoz说过一句话,悲观的人永无机会,其实顾虑重重的人也一样,失去高薪怎么办,政府政策改变怎么办,人才流失怎么办,细细筹划当然是好事情,但是当断不断那就会不断的错失机会。
caoz这些年发现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越是一些背景很强名校毕业生,越不敢去挑战自己,他们选择太多,机会太多,太多大公司给他们offer,太多好机会等着他们,于是在不断的选择中,迷失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最后沉沦在一份看上去还不错的工作上,仅此而已,天幸不要碰到大规模金融危机,也许还能拿一份不错的养老金。 caoz的同学里,现在公认“混”的最好的,其实是当时同学里成绩最差的,毕业时候工作最差,工资最低的,但是他不断的改变角色,同时不断的充电,充实自己,转换位置,最后成为一家颇具规模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技术股东。他今天所获得的一切都是他努力付出的回报,和大学成绩无关,是在社会这所大学里,他得到了高分。
caoz永远记得十年前一位当时颇有成就老板跟caoz说过的话,他说,如果他当年在北京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超小房子,他就不会有所成就,有点讽刺的是,他的第二次创业相当惨淡,那时候他已经是豪宅名车都有了。很多时候,没有选择反而可以坚定人的信念。但是如果你有很多选择,你还会坚定信念吗?
loser共性之六,总有人比我差
就好比小孩子学校里考了倒数第二,回家父母训他,他还会顶嘴说,谁谁谁还不如我呢,于是,总能在某些更惨的loser那里找到自信,然后麻痹自己。
气人有,笑人无,第二次推荐已故相声大师侯耀文的相声,小眼看世界,送给这样的loser们。
想不做loser的人们
从现在开始
给自己定一个目标
迎难而上
正视现实
果断把握机会。
把职场当作自己实现理想的平台。
任何时候,你都有机会。

心态决定成败
2009-05-06 02:30
1.先说姚明
姚明是不是nba最好的球星?肯定不是,他没有过人的天赋,没有超常的身体素质(除了身高),他的成就,注定不如乔丹,不如奥尼尔,不如邓肯,不如小皇帝詹姆斯,但是那又怎样,他一年一个脚印的证明着自己,让那些怀疑他,嘲笑他的人一个接一个的闭嘴,或者改变立场,从巴克利到奥尼尔。他已经达到了在篮球这项运动的历史上,黄种人所能达到的最巅峰的境界,并且仍然有进一步前进的希望。姚明靠的是什么,有人说了,是勤奋,是敬业精神,是的,不过caoz认为,更准确的描述,是他的态度,对职业篮球的态度,对比赛的态度,对流言蜚语,对嘲笑和怀疑的态度,是这个态度,让他从零分两板开始艰难起步,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是这个态度,让他成为球队的核心,肩负着休斯顿城市的荣耀与梦想,是这个态度,让那些傲慢和自大的美国nba球星,一个个的认可他,尊重他。
其实,如果退一步说,姚明还需要那么拼吗?他现在拿顶薪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大广告也应接不暇,他这么拼为了什么?说白了,就一点,为了证明自己,为了证明他能兑现那些外人加给他的期望,(状元可不是他自己要当的,是休斯顿把他当作了救世主),场上不捞数据,场下不惹是非,但是该承担责任的时候,不推脱,该肩负压力的时候,不退缩。所以,今天,绝大部分有正常思维模式和篮球理解力的人,不论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都会说,姚明是一个真正的篮球巨星,是一个可以让美国人重新认识中国的人。就算姚明拿不了总冠军,就算这一轮也许会被湖人淘汰,都不会改变他的历史位置,他做到了并且超越了,大多数人对他的期望。
有人说,姚明才刚过第一轮有什么了不起,别忘了,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加内特没有帮手也一样很多年过不了第一轮。巴特尔倒是拿了戒指,他的成就能和姚明相提并论吗?科比没有奥尼尔离总冠军有多远?来了加索尔才看到些希望。
姚明的成就是公认的,他的成就不是靠天赋(他自己承认没有天赋),不是靠运气(事实上这些年火箭的运气糟透了),不是靠所谓的中国大市场(可怜的孙悦,可怜的巴特尔,可怜的王治郅,还有可怜的易建联,抱歉,你们提供了反面例证),靠的是,正确的态度,决心和毅力。
2. 老狐狸 米卢 说过 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一句话就点出了中国男足的根本问题,精辟而且直接,可惜他面对中国男足说这句话,白糟蹋了。
caoz是什么时候不看男足的?那是很久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那时候国家队主教练叫做戚务生,有次亚洲比赛,中国队和日本队打一场小组赛,貌似如果打平可以双双携手出线,于是中国队就开始希望日本默契配合做掉西亚球队,于是开始了长达89分钟的消极比赛,直到最后一分钟,被日本人长途奔袭得手。从那场比赛开始,caoz决定不再关注中国男子足球队,因为这只球队已经不可救药,输球不可怕,可怕的是这样的输球,完全没有斗志,完全的寄望于对手的“默契”,而后来,戚务生说“我做不做主教练是服从组织安排”,毫无悔过和自责的言论,caoz知道,中国足球烂到根子里了,这是一个反例,没有正确的职业态度,没有正确的比赛态度,没有人会帮助你,没有人会可怜你。后来看到很多年,还有球迷和球评家再说足球,说职业化,说什么什么,迎来了米卢,送走了米卢,靠抽签进了一次世界杯,靠主办进了一次奥运会,但是中国足球的根骨从来没有改变,那就是功利而且短视。直到最后,所有的球迷,球评们都失望透顶。
3.再说互联网
前段时间caoz写过一篇博客点评刘韧的事情,不曾想若干个江湖大佬级的人物都和caoz提到了这个文章,他们不约而同的说这是互联网上点评刘韧最好的文章,其中说得最好的就是心态。这些人都是曾经和刘韧过往甚密的人,他们知道的内情远比caoz丰富而且准确,那么caoz写文章的时候还不曾把这个看的太透彻,得到如此反馈之后反而加深了体会,一个人能不能做成事,能不能有成就,能有怎样的成就,还真就是一个心态问题。
有不止一个牛X人物说caoz最大的缺点就是太聪明,所谓太聪明,就是想法太多,获取的信息也多,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多,所以总是在不断的选择和判断,却失去了专注和执着。caoz想来,极为有理。
这些年来,不断的反思自己,为什么不曾有所作为?是水平不足,眼光不准?脑子不够灵光?貌似都不是,说到底,还是心态问题,不够专注,不够简单,不够扎实。
反思之后,caoz找到了两个榜样,caoz这样一向嚣张高傲的人是很少服人的,但是这些年反躬自省,才发现真正的楷模其实一直就在身边,这两个人,一个叫做李兴平,一个叫做俞军,是的,他们都很默默无名,都不是那种媒体热衷的人物,也不喜欢侃侃而谈。但是他们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人物。(百度有今天的成就,贡献最大的也就是这两个人了)
李兴平和俞军,caoz认为,都不是天才,不是那种智商很高,无所不能的家伙,所以如果你初次和他们接触,往往会觉得也没什么了不起(caoz开始真就是这么觉得的),共性,多做少说,甚至不说,但是最关键的是,他们做事情的心态, 简单总结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做好。
之前吴鲁加同学分享过一篇文章,好的道理从来都是简简单单,能做好一件事情,能做出成就,是否需要惊人的才能?其实不是,但是有多少人,真的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把简单的事情做好。
好,caoz举个例子,假如说,有一种网络服务,有100家提供相同的内容和产品,你想脱颖而出,成为这里规模最大,用户最多的,怎么办?无数聪明人会出无数聪明点子,增加功能,提供差异化服务,等等等等,其实告诉你,很简单,你比其他99家的速度更快,质量更好,稳定性更好,就够了,真的就够了。可是有多少人做到了?于是聪明人还在那里找各种原因,找各种理由。
执着,专注,把简单的事情做好,阿甘可以成功,许三多也可以成功,何况你我。


caoz 写道
caoz在之前的公司,经常给一些新员工作培训的时候,caoz的上司也在座的情况下,caoz会告诉新员工,你为谁打工?这是最重要的,而唯一正确的答案是,为自己。你不是为老板工作,不是为公司工作,也不是为你的上司工作,而是为你自己工作,那么这里正好有一个非常好的案例,就是百度离职副总裁俞军,俞军是为李彦宏工作吗?其实根本不是,李彦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俞军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完成自己的志愿而工作,而这样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也使他能够真正有所成就。并不是每个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很少有人能成为俞军。 caoz经常讲,打工要有创业心态,为什么这么说,是不是打工者最后都要去创业,不是,但是你要想的是,公司提供了一个环境,一个可以让你实现理想的环境,有人说了,你所在的公司不能提供这样的环境,那就找一个那样的环境!有人说了,找不到这样的公司,其实不是没有,而是你忽视了,因为你在找工作的时候,优先排列的是工资,福利待遇,级别,工作地点,公司品牌等等,而没有任何自己梦想在里面,看看俞军当年的求职简历吧,一个成功者是怎么找工作的。

心态决定成败2
2009-05-13 03:06
谨以此文,献给某些和caoz共事过的粉丝们

这次还是从姚明说起,姚明伤停了,火箭居然赢了,2700万美金的场上阵容战胜了8000万美金的全装湖人队,说来不可思议,你要问火箭怎么赢的,不如问湖人怎么输的,和第一场一样,湖人输在了心态,第一场,他们8000万打4000万,场上阵容含金量 2:1, 主场作战,常规赛4:0战绩在手,心态过于放松,被铁血火箭干掉。第四场,姚明伤停,他们8000万打2700万,场上阵容含金量3:1,火箭最贵的不过是800万的阿泰,湖人几大当家哪个都不止这个数,以为剩下的比赛不过是走过场,结果被毫无牵挂的火箭再次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平民火箭可以叫板豪门湖人,300万美元的菜鸟可以压过2000万美元的超级明星,这就是心态不同的结果。

说到这里,说一下caoz共事过的一些粉丝们,名校毕业,教育背景超强,从中学到大学都是优等生,然后一毕业就进了让人羡慕的单位。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就是高价豪门,你说聪明不聪明,绝对聪明,逻辑严谨,条理清晰,水平能力也不是没有,毕竟这么多年的好成绩摆在那里了,。但是,有时候,caoz真的会生气,当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说,“老大,我们真的没学过这些啊”,“没人教过啊”,“没接触过啊”,“我们没经验啊”。类似这样的时候,caoz也会跟他们发脾气,经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砸到谁的头上的,你坐在哪里等?等我给你讲,等别人告诉你?这就不对了。

caoz最近接连接触到几个站长的故事,一些出身,背景很平庸的人,没有一点技术基础,靠兴趣开始做社区,用开源软件,或者phpwind,或者discuz,搭建一个论坛,然后租虚拟主机,从很小的一个主题开始做(目标很低,也许是某款游戏,也许是某个品牌下某个型号的手机),然后努力运营,人气火了,开始增加版面,然后流量压力大了,从虚拟主机迁出来,做独立主机,然后独立主机也撑不住了,怎么办?用搜索引擎寻找各方面的技术资料,数据优化,自己做,分库分表,自己做,内存缓冲,自己做,架构优化,主从架构,自己做,数据中间件,自己做,读写分离,自己做,而此时还要兼管运维,产品体验,用户投诉和建议,销售,甚至美工排版,统统一身挑,到现在,他们的网站都有了不起的流量,有非常强悍的架构,程序员,架构师,DBA管理员,运维工程师,产品人员,客户服务人员,乃至销售,统统都是一个人做下来的,而他们做的产品,往往是一些大公司,门户想做甚至尝试去做却没有做成的东西,平民挑战豪门,真的就发生了,而且从几年前的姚剑军(哈哈,有caoz的帮忙),高春辉(没帮上忙,还添过乱,但是在机房一起通宵奋战过),到最近接触到的一些新的caoz还叫不上名字的人(网站全是单日过千万pv,流量价值巨大)。几年来这样的故事一直在发生着。

caoz最近有时候和这样的一些站长聊天,从专业的角度讲,有时候caoz会觉得他们很没有道理,怎么说呢,把一些技术问题想的太简单,太容易忽略架构和系统设计的重要性,这么做肯定不对嘛,以为随随便便写几行程序就能做出一个大并发的应用?怎么可能!是的,站在专业角度,caoz有理由不看好他们,但是你想看他们的笑话,看他们最后颓丧和无助的表情?对不起,那你一定错了,真到了节骨眼上,出现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人有多可怕,他们会很短的时间内,从一个菜鸟变成一个极端专业的架构师,这么说可能有人会觉得夸张,但是caoz真的遇到了几个这样的人,就是那些曾经把技术想得很轻易,很简单的人,突然之间就突飞猛进,必须说,搜索引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们的钻研的那个劲头,实在让人折服。人家真就很短的时间,把难关克服了,把问题解决了,把架构重组了,把系统优化了。强悍的一塌糊涂。

这里的诀窍是什么,就是态度。

你平时对工作中的问题所困扰的时候,有没有到不解决这个问题,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地步?你能不能逼着自己在一天甚至几小时内,对一个尚不完全熟悉的问题作出有效的排查和解决,为此可以通宵达旦,不达目的绝不休息?你能不能在凌晨两点,半梦半醒之间,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从床上爬起来,亢奋的工作到天明?

没有天才,只有态度。

前一年有个粉丝mm说她有个同学想去做个什么事情,然后大概介绍了一下,说有没有戏,其实那个项目挺不靠谱的,按照caoz对互联网和行业的理解,真的很不靠谱,但是她说,那个同学很亢奋,是的,应该是这么描述的,是两眼放光的那种,caoz对她说,一定要去做,做了就不会失败。

要的就是两眼放光,亢奋的那个状态,做错了不打紧,经验值就是这么积攒的,这次做错了,下次离成功就近了很多,关键是,够不够亢奋,够不够专注,够不够执着。

不过事后听说,还是没去做,大概这就是名校豪门毕业生的负担,有太多选择,有太多机会,于是,很容易就在这里迷失了自己。caoz很多年来也是如此,深有体会。如果他本身就是一无所有的平民,本来就没什么选择,那故事就完全不一样了。

最后啰嗦一段,回到第一篇提到的刘韧,以刘韧为代表的IT评论家们,你读他们的文章,如果真的用心,会发现浓郁的酸味,caoz认为这个比喻是最恰当的,真的是酸,是一种失意者自恨不平的味道,和新浪论坛里形形色色的脑残姚黑并无两样,除了他们文笔更好,素材更丰富之外,他们这些人,共性是什么,以为他们是媒体,就掌握了互联网的信息和资源,其实他们从来接触的都是形形色色包装过或别有用心者炮制过的信息,他们从来不会去关注真正一线的产品运作和用户感觉,他们从来不会站在真正的一线用户角度去看待产品和服务,他们讲战略,讲行业前景,讲企业运营,讲到底其实就是一点,自己是怎样的怀才不遇,苍天是怎样的不公平。其实真让他们做,什么都做不了,谢文和王建硕,一直在努力的证明着这一点。所以这一群人,无论他们的粉丝如何认为这些“导师们”怀才不遇,他们真的永远站在失意者的行列。

今天你去看techweb,你去看donews,是loser的天下,一群失意者在那里愤愤不平是最大的特色,好文章在那里也会被loser的口水淹没,而酸不可闻的东西却被追捧,这是心态决定成败的一个反例,任何时候,你都不要指望那些人能有所成就,记住caoz说的,任何时候。

那么本文的末尾,送给所有的IT评论家们,送给所有的姚黑们,一段经典相声,已故相声大师 侯耀文先生的 代表作品,小眼看世界

24 August 2010

a post from 2009

almost forgot to put it down..  A remote piece from July 2009:

突然间发现,我居然开始期待这次的剑桥之旅了。

在内部论坛里讨论无意间看到可爱的笑脸,看到搞笑的留言和鼓励,本来已经忙得愁云密布的我都不禁笑出声来。

这次参加项目的朋友来自世界各地,年龄段的跨度也是相当的大。

特别是看到美国的一位退休不久的核物理工程师留言说,希望我不是这个组里年纪最大。 我的笑点再次被引爆 :)

好好准备,好好休息,这次我是认真的。

15 August 2010

身边朋友的一些近况 一些感慨

自己4月时在校内曾写下的文字。
此刻得知路路新婚,恭喜贺喜  :)
希望大家一切都好。


#1

偶然间留意到身边朋友的近况,心中不免有些感慨
便即兴在 人人 写下自己的头一笔。

话题从下面这个引子开始  (相信很多人应该都曾读到 过):

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爱情,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麦田里,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的麦 穗。期间只能摘一次,并 且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麦田。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 其间即使见到一棵又大又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觉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就错过了, 于是,我便什么也摘不到。”
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 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 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这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 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
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
其实上面的文字一万个人读了,会得出大于一万的解释。
Aaron 这里给出的解释也蛮直接:
对于爱情,年轻时谁都会有点贪心,也许还加上那么点极端情绪。
要么异常珍视,要么弃如敝屣。
在现实中,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对待生活的态度也不一样。一个简单而直接的建议便 是,年轻时千万不要走得太过,更不要憋着自己。如果有留意到现在|国“内四五十岁年龄段盛行的、包‘二#奶风气,其实说白了,都是当年他们年轻时给憋的, 因为当时的历#史|条件,确实没有机会,大好的青春被活活憋着,真的是给憋坏了。所以一等到放了手就无法刹得住车,滔滔欲|望如破堤洪水,完全无法被控制 住了。
其实这跟大人们常常念叨的一句 “小孩子嘛  小时候还是皮一点好”  是一个道理
即年幼时期不妨放开一点,别把一股子劲都深深压着,控制不好,等进了中年后全都喷发出来,一发不可收拾。并且那个时候,伤害的,就不单单是自 己本身了。

转过来谈婚姻,这里要加重语气。
婚姻的本质是严肃的。并且很多时候,最 好跟”爱情“两字把关系界限划清。
因为婚姻是家庭的基石。很不好意思的提醒一下,绝大多数时候,这都与所谓的爱情没有多少瓜葛。
也用一段很有意思的对白牵引一下这个话题

Boy A says:
大 家知道,芬兰夏末的树林里有种可口的黄蘑菇,叫做Yellow Chanterelle。每年都有人专门去找去采。这种蘑菇一般只生长在某种特定区域,在非生长区域则极少能找到。

人 生找个合适的恋爱对象结婚,也好比去采这种可口的蘑菇。在同文化人群中寻找,好比在在可能有蘑菇的地方采蘑菇;在不同文化的人群中找,好比在不 太可能有蘑菇的地方采蘑菇。

所以只要最终能找到蘑菇就皆大欢喜,不论你在哪里找到的并不重要。找到的蘑菇的质量,并 非和你费的周折成正比。当然有人说:重要的不是找蘑菇,而 是沿途的风景。那这就是个人的选择了。
Girl B says:
上面这个比方,稍微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完全不合理吧。找蘑菇当然不能去没有蘑菇的地方找了,去沙漠里采蘑菇的人是脑子有问题的。我认为,配偶 只能用好蘑菇和毒蘑 菇来比较。

毒蝇伞是芬兰最常见的蘑菇,吃了会发狂,好在不大容易死。古时候它是viking的兴奋 剂,靠吃它变成狂战士,所向无敌。另外 一种野外常见的白蘑菇有肝毒性,可能会死人。

所以蘑菇到处都有, 只是毒蘑菇居多,在中国也是,毒蘑菇多。

好蘑菇不论在哪里都不容易找到,但是在这种顶尖大学里就像人工培植的一样,虽然 不是无上美味,至少还是可口的养殖香菇。找蘑菇当然要在普遍都是好蘑菇的地方找,不过事实上大部分 地方都是毒蘑菇为主,只有大学才有最大的选择余地。

只是灵芝在哪里都很难找到而已,而且灵芝并非真的那么神奇,武侠小说吹出来的。

抛开对白里头关于  国内外的,大学里头外头的那些细节,其实有一个点
就是好的东西,例如好配偶,和谐的家庭,都是培养出来的,激情不足但是可口。传说的那些好配偶都是传说,吹出来的,不见得多好(例如仙丹灵芝)。
而对婚姻的态度,是不能抱着任何尝试的心态的。
这 一点上,不得不扯到欧美。大体上,我们单看到了西方人离婚率高的一面,尤其同国|内对比(其实现在到底哪边的离婚率高,包含名存实亡的奄奄一息的关系,还 是有待考究的)。如果留意一下西方保持婚姻在一起的双方,会发现其幸福的程度完全不是想象的那么淡薄(当然  我们自己心理总是会有逆反情绪,因为,我们是最好的,是吧)。而且婚前的西方人不论男女,大多是敢于尝试的,也就是之前说的不“憋着自己”。青春的热情, 是需要释放的。待到疯过了,玩好了,心也渐渐地安宁下来了,顺其自然的便进入到婚姻这一阶段。也就自然的少了很多“二 nai 村的这种现实了。
对于婚姻,往深处确实就不太好谈了。因为比爱情涵盖的内容要多太多,谁都不一定能打保票说参得透。
个人最反感的一个句子就是什么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在对说出这话的丫的逻辑混乱程度 ORZ 时,我也不妨用一个犀利的比喻。因为从逻辑角度,上面那句话同
“橡皮小鸭子 是 梧桐树 的坟墓” 其实大同小异。
因为两者都是把两件没有太多瓜葛的东西强行用一个非常隐晦的因果关系给拉扯到一起。
而问题症结就是,大多数人都深陷于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名词包罗万象的景色里出不来。所以那句话也就听着还蛮有理,甚至还吓到了不少天天叫嚷叫嚣着 “爱情”的少男少女(至于之后会不会变身 圣男圣女,我持保留意见)
多谈也没什么了,希望朋友能用心对待自己,也对待那两个  人生中很关键的事物。
结尾之前留一段  自己初次看到还以为是牧师所写的文字

幸福婚姻的基石

我们中国人常说好的婚姻是“天作之合”,“天赐良缘”,西洋人说:“婚姻是神赐的,不可分开”。(虽 然美国的离婚率接近50%),但不可否认“好的婚姻是我们所共同追求的,所羡慕的”。
我们先来看一段文字,请用脑子想这景况,不要只看对女子 的描述,也看看他丈夫在旁边喜乐的模样:

才德的妇人谁能得着呢?她的价值远胜珍珠。她丈夫心里依靠她,必 不缺少利益,她一生使丈夫有益无损。能力 和威仪是她的衣服,她想到日后的景况就喜笑,她开口就发智慧,她舌上有仁慈法则,她儿女起来称她有福,她的丈夫也称赞她,说:才德的女子很多,唯独你超过 一切。
多美的境界,我30年前在结婚邀请函里就印了这一行字:才德的女子很多,唯独你超过一切。直到今天,她还是我一生的最爱。
今天时间变了,环境也变得更复杂,但我看到,每一个人追求幸福婚姻的愿望没变,但越来越缺乏这方面的教导,让我来分享一些我的经历及看法。

1. MR.或 MS. WRIGHT (好对象)不一定是一种选择,不是在很多竞争者中你胜出,赢得爱情,这是电影故事。也不是去网络上开条件作选择。好的爱情来自于一种感觉,互相的吸引,深 深的感动,你可以为她牺牲奉献,而不是为讨她喜欢,不是为赢她欢心,或宠她,而是心底的爱,为她好,愿为她做任何事,这是双方面的互动,这才是爱。她不一 定是最美,但对他是最美的。你不会孤单,只要有心,你会找到你的真爱。

2. 婚姻不只是男女双方的事,也是双方家庭的事:很多年轻人认为结婚是男女双方的事,这只对一半,还有双方父母的接受及祝福,这是成功婚姻的基石。

3. 价值观要相同:爱请不能逃避这些问题:很多的价值观要一致,如对家庭,工作,朋友,金钱,信仰,待人,家庭计划,教小孩的方法……等,哪些优先,哪些次 要?很多人离婚是因此原因。比如,先生是工作狂,或为赚钱不顾家庭,或因信仰不同而分离。

4. 要能勤检持家,财务独立:不管你家有多少财富,只要有一方挥霍无度,有一天这财富要用完,痛苦会更深。 中国人的“勤检持家”确是好传统。

5. 互补的精神: 一主内,一主外,一个努力动,一当啦啦队长,一个人工作回来,另一个人听他发劳骚,或分享他的喜悦。这是个团队,随时可变换位子。

6. 真爱是一生的承诺,我们来看看结婚的誓言:“不论你更好或更坏,我都爱你。不论你更富或更穷,我都爱你。不论你病或健康,我都爱你。我承诺一生爱你,鼓励 你,直到死亡把我们分开为止。 这是一生和配偶的合约,你愿在神面前立约吗?” 你愿和他合作,共同为对方牺牲奉献过一生吗?离婚不是一个选择。

最后,容我引用圣经的一段话来讲解什么是真爱: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 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这是无条件的爱,与你所爱的 人,一齐来建立这 个家,真美, 你愿意吗?

哦,对了,最后一句,
今天是四月一 号,大家愚人节快乐 
Embarrassed



#2 April 24


早前写到的那段文字,有被朋友突然给问到了。

过后仔细想了想,

大概是因为大部分笔迹都着重于婚姻

而另一个关键词,爱

源于Aaron自己的角度,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男性观点,所以不免有失完整

但那另一个至关重要的角度,Aaron确实难以提笔

作为补全,这儿引用自九点读到过的两篇

算是非常纯粹的女性的角度 + 中立观察,从另一个宏观审视这个人生的重要元素



昨天参加前男友的婚礼(转)


昨天参加前男友的婚礼。。*…ps…很简单的字却看的掉泪了 (此处非Aaron文字)

那天,凌晨两点,他打来电话通知了这个消息。
他:明天,我结婚了。
我:恭喜你。
他:你能来捧个场吗?
我:我不太想去。
他:我想见见你。
我:我尽量吧。我不太确定。
他:希望你一定来。
我:好吧,晚安

放下电话我倒头就睡。闹钟定在8点。原打算穿着漂亮的雪纺长裙却依然穿着普通的牛仔裤。婚礼很隆重。新娘子也漂亮。又一次看见他锐利的眼神和微笑时羞涩的表情。主持人让他们讲讲恋爱经历的时候。我却开始回忆我们7年的爱情。

他 是学长,我上高一。他上高三。第一次约会的时候,我紧张的要命,他却一句话都没和我说。在图书馆里,他一直在算物理题,我就在对面看小说,实际上是看他, 看了整整三个小时。在回家的路上,我在他的车后座上睡着了。很多年后,他告诉我,当我从车上跳下来,摸摸散乱的头发,然后平静的说:我的发卡丢了。他就知 道我表明看起来柔柔弱弱,但实际上坚强,倔强。在那一瞬间他有了要征服我的想法。

他每年放暑假,都和我弟弟一起训练院子里的牧羊犬跳绳。 他大学毕业了。牧羊犬也不会跳。分开两个月的时候收到他的短信:偶然看到一位父亲前梁上载着小女孩,后架上坐着小男孩。在马路上边骑边教孩子们唱歌,我突 然想到你。”那几年的夏天,他骑着车子,车后架是我,前梁上是弟弟,身边跟着牧羊犬,在城市的夕阳中穿梭着。

我考上北京的时候,他抱着我在长城上转圈,回来的时候,车胎爆了,从八达岭一直走,边走边唱歌,唱到嗓子都哑了,完全说不了话。

第一次混进清华的课堂上听课,我认真记笔记,他在底下玩。老师叫我回答问题。我吓了一跳,他碰碰我,把写满答案的纸递过来。

后 来,他读研三,我开始工作。每天都忙到深夜,加班,应酬,彼此交流的时间少了,矛盾也多了。我本身就不爱说话,打电话开始了大段的空白,思念也日渐稀少。 一年大家都使出全身的力气来维持感情。5年里,我们没有吵过架,都以为可以一直到老,但是发现爱情好象消失了。在后海,他说:“和你在一起我觉得心里舒 服,但当很多事情放在一起,你不在是第一位了。倘若让我割舍你,我会很疼,因为你长在我的心里。我们结婚吧!”我没同意,但却搬到了一起。

第 六年,他开始读博,我的工作也转入正轨。把重心更多的放在家里。洗衣,做饭,收拾屋子。我希望我的生活是散漫的,自由的。当我发现我彻底被琐碎的事情团团 围住的时候,我开始哭泣,心情低落到极点,有了轻微的抑郁,12月份,我怀孕两个月,开始嗜睡,消瘦,呕吐。他知道很高兴,想结婚-。因为,抑郁症,孩子 要打掉。坦率的说我也不想过这种生活。我独自去医院,看着墙上贴着漂亮的宝宝,眼泪就止不住了。冰凉的手术刀,贴着皮肤一直凉到心里,手术没打麻药,眼泪 把枕头都打湿了,他的毛巾也被我咬破了。医生说孩子有胎角,是个很聪明的孩子,有点可惜了。我回家后,他妈妈来了,要照顾我,他妈妈是个很好的女人,我一 直都很喜欢她。我告诉他们孩子打了。他当着他妈妈面狠狠抽我一嘴巴。然后摔门就走。

他妈妈什么都没说,还给我蒸了鸡汤,照顾我一个月。

临走的时候,我们一起哭。他妈妈说: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当你是我儿媳妇的。
后来,还是和好了。他已经有了一万月薪的工作。他不希望我去工作。替我把工作辞了。

他 想把我的灵魂变成他安全的城堡。他需要每天都为了照顾他而生活的女人。我的生活没有一点光彩。白天做家务。晚上面对他无休止的索要。我知道,孩子是他心中 的刺。我们开始激烈的争吵。我学会抽烟,开始出去找工作,见往日的朋友。他每小时都往家里打电话,我被锁在屋子里。这是第7年。矛盾开始尖锐!他要结婚。 我要分开。彼此开始仇恨,厌恶。最后,还是分开了。

整理东西的时候,他执意要走了他给我写的所有信,和我们的合影。我偷偷藏了一张在清华草坪上的照片和他写给我的第一封信。被他发现了。我求他让我拿走,他一把抢过去,照片撕坏了。两个人都哭了。开始回忆最初的爱情,为做过伤害对方的事道歉。

今 天,他敬酒到我这的时候。他妈妈把新娘子叫走了。我对他说:“能最后抱你一下吗?”他愣住了。在他怀里,我恍惚好像回到16岁,他还是那个在楼道里紧紧抱 我一下,在快步离开的英俊少年。他拿出粘好的照片说:“物归原主”然后转身离开,拿着酒杯,领着新娘到处敬酒。他妈妈说:“你喊我声妈吧。这是你第一次 喊,也是最后一次了。”


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在他喧嚣和热闹的婚礼上,我独自在偏僻的角落泪流满面。

我16岁,在食堂第一次看见他,他在和别人打架
我18岁,他就是整个世界,我以为可以永远在一起
我20岁,在他的车后架上,走遍了北京城
我22岁,爱情开始变得平淡,乏味
我24岁,争吵,猜测,仇恨充斥着我们
我们相恋7年。在如今以是长久了。只是因为爱情太灼热。烧伤了脆弱的心。两个曾经那么相爱的人。仍然没有在一起。

我想把那张照片扫到电脑里,发现照片后面的两行字,一个是泛黄的,1998年,清华园我和老婆。一个是崭新的,祝你幸福。

我会一直记得这个霸道专断的男人。他有锐利的眼神和沉静的声音,微笑时带着羞涩的表情。也祝你幸福,我曾经深爱过的人


我的感言:一直认为,两个人能够相爱,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既然在一起,既然选择要一起面对一切,共度人生,为什么不能放下一些会让人迷失的东西,为什么不能相互理解。两个人在一起,吵闹是不可避免的,要正确的面对。

七年之痒,让很多人仿佛中了他的魔咒。确实,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可以使曾经的轰轰烈烈变得平淡无味。但我想,真正的幸福,也许就是在经历了激情与平淡,最终回归到我们心中的那份温暖和平静吧。

爱,不是简单的一个字,是相知相惜,是宽容理解。爱到深处,一个爱字又怎能饱含那份真情。

亲爱的们,请学会珍惜。



--------------------------------------------------------------
# 2

真爱,是要冒险的


周末,我抽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参加了吴文杰老师在身心灵整合家园带的家族排列课程。课中我被女主角选为她已经分手的男友,女主角觉得自己因为早年父亲的缺席(突然不告而别),影响到了自己的亲密关系。
我一上台就觉得很爱她,很想保护她,对她深情款款。女主角一开始有点抗拒,后来还是接受了我的拥抱和情意。结束后她一直问我,“你觉得我的前男友真的像你 表现出来的那样爱我吗?我怎么不觉得?他常常不给我安全感,所以我选择分手。”我看着女主角美丽而忧郁的大眼睛,认真的跟她说,“亲爱的,真爱,是需要冒 险的。”

所谓的真爱,是要两个人都能够放下心防,真诚的相爱,那才叫做真爱。真爱不是你最喜欢的那个人,因为也许他没有在你面前表露他真正的自己,你也没有在他面 前表露真实的你,这种爱,也许很有朦胧美,但是,不能称为真爱。真爱也不是单方面的相思或认同,必须双方要“心心相印”,那才叫做真爱。我们谈恋爱的时候 常常是自己一个人坠入了情网之中,想象对方就是我们一生梦寐以求的真爱。这种爱,奥修称为是“对对方最大的一种侮辱!”梦醒时分之后,我们又会责怪对方没 有满足我们的种种需求,这样的恋爱,其实从头到尾都是我们的一人秀,不是两个人的共同经历。

话题回到家族排列的女主角,我一听就知道问题是出在女主角自己身上(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因为女主角对男性之爱很有防心(我小时候被爸爸伤害过,我可 经不起另外一次的伤害!),这样的防心,在亲密关系中表露出来的不是曲意奉承、极力讨好对方,就是会变得若即若离,不敢太靠近。女主角选择的防御机制是后 者,而女主角这样的能量和行为,哪一个男人能够看穿她所做的防卫其实是一种爱的呼求,一种出于恐惧的自保方法呢?所以,她的男人同样地感受到不安全、被抗 拒、被拒绝,所以会表现出来或是说一些不在乎她或是不在乎这段关系的话。他对她的爱,被她自己的防卫心阻挡在外,在家族排列的能量下,却显露无遗。吴老师 带课带得很稳,最好的是他让个案和角色扮演者有机会说话,不像海爷爷,常常一个个案做下来,半句话也不说,我在下面看得傻眼。

所以,爱是要冒险的。第一个要冒的险就是愿意让对方了解你的内心。恋爱的时候,我们每次见到对方都会拿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但是上了浓妆的人格,是很难持久 的

做你真实的自己,你才会受到对方的尊重,并且让关系得以持久。让对方了解你的内心,指的是:你的内在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清楚吗?很多人在冷漠坚强的 外表下,有一颗脆弱敏感的心。雄壮威武的大男子汉,可能有一个软弱、缺乏自信的内在小孩。为了让我们的这些“缺点”不展露,我们用了很多伤害亲密关系的防 御机制,耗费了很多的能量,但却都是徒劳无功。最终对方都不是因为你的内在世界被揭露而离开的,而是因为你采取的各种防卫机制(甚至利用对方来让自己好 过),让对方实在太不舒服,而心生离意的。

真爱是真心的接纳对方,爱上他这个“人”,而不是外在的东西。真爱也是全面的,如果你不流露自己的内心世界给对方,你怎么会让对方有机会给你真爱呢?

第二个要冒的险,就是愿意放弃天长地久的保证。天底下哪有不变的东西?最无法辩驳的真理就是“无常”。既然事事无常,你怎么可能要求对方要永远爱你呢?之 所以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有这样的期待,是因为我们自己付出了很多,我们害怕失去,无法承担背叛。当你因为害怕受伤而无法深深投入爱情之中的时候,你怎么可 能得到真爱作为回报呢?

很多人就是害怕背叛和麻烦,宁可选择了一个“安心牌”的老公或老婆,也不愿意冒险去找真爱。当年的我好像也可以列入这个名单当中,呵呵。

如果在此时当下这一刻,我是你的最爱,你也是我的,这还不够吗?说什么天长,说什么地久,太斤斤计较的人没有资格得到真爱啊。

第三个要冒的险,就是他人的眼光。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一个朋友的例子。她是非常优秀的专业人士,就像我第三本书里说的向东一样。她的外表条件普 通,加上年纪大了,找到合意的对象是不太容易。最严重的是她的个性,活脱脱就是个男人,而且极其爱操控他人,所以,她看得上的男人,绝对无法忍受这样的个 性,因此她是打算孤身终老的。后来有一个男人闯入了她的心房,但是男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司机。他们陷入恋情中,可是女方始终不承认这段感情。男人年纪大了, 受到不少压力要结婚,也不乏追求者(男人的外在条件不错!),也认真考虑过要离开这个女强人,但是,他对她的爱让他不舍得离开,但是却不被她全盘接受。

最让我感动的是,这个小男人(年纪也比她小一截)是真的爱她,爱她这个人,接受她的坏脾气、控制狂和工作狂,甚至羞辱(不承认他)。这样的真爱,是让我动心的!

记得当年我UCLA大学的同学来北京看我。言谈间提到了他在香港认识的一名著名的新闻女主播。我唐突的问他,她是你的女朋友吗?他楞了一下,然后无奈的 说,嗯,算是吧,可是她不太承认。我看着我这位优秀的同学,立刻明白了发生什么事。我的同学温文儒雅,脾气好得没话说,人也很优秀,但是当年刚从美国到香 港发展,事业上才刚刚起步。而这位台湾去香港发展得很好的女主播,她众多的追求者当中,不乏条件更优秀的,可能让她相当为难。当时我告诉我的同学,请他转 给这位我在台湾的旧识一句话,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后来没多久他们就结婚了。

话又说回到我的朋友,她不能接受这名男友的主要原因就是两个人的年龄、学历、见识、社会地位、赚钱能力,差得不是普通的远。 她害怕别人会怎么看她,尤其是她的父母。 我不了解的就是,其他的人(朋友、同事)能带给你幸福吗?任何会嘲笑你的人,都不是你的朋友,切断和他们的关系就好了,不必往来。而她的父母, 我真的不知道她的父母是会愿意看到女儿一个人孤独的老死,还是有一个真诚相爱的男人在旁边陪伴呢?其实,最重要的是,这个朋友本身有没有因为这个男人各方 面条件和她相差甚远而鄙视他?(多少有一点吧!)这种情况下,真爱是不会来到的,因为她付出的,本来也就不是真爱。虽然对方付出了真爱,她却只能接收一 半,还面临失去的危险。

我相信真爱是没有界限、没有负累、没有条件限制的。
也许我们这一生碰不到,也许我们能有幸碰到,我不敢说。
但可以确定的是,当你碰到的那一刹那,你一定会认出它来的!

------------

Aaron的分界

人生的很多东西,确实是很难说清楚道明白的。

友谊,爱情,婚姻,家庭,皆都在列。

太多的为什么,只会令自己胆怯。

如果简单的说,

请珍惜拥有的一切。

02 August 2010

难不成诺基亚要出win7mobile的手机么

一直都不肯发andriod的款,有点自相矛盾。
今天潜意识说,估计之后会发布基于win7mobile的型号。
要真这样,就也不那么吃惊了。